洪承畴


 
洪承畴(1593.10.16—1665.04.03),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中立功,升任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崇祯十二年(1639年)转任蓟辽总督,松锦之战战败后被清朝俘虏,后投降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随清兵入关,此后开始被清廷起用,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衔,列内院佐理机务,翌年赴江南任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
洪承畴宣导儒家学术,曾针对顺治皇帝迎达赖喇嘛提出意见,为满汉的合流打下基础。洪承畴也建议清廷采纳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献计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完善清王朝的国家机器。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承畴建议满洲统治集团也须“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淡化满汉之间的差异。
顺治十年(1653年)受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总督军务兼理粮饷。顺治十六年(1659年)督清军攻占云南后回北京。顺治十八年(1661年)自请致仕。康熙四年(1665年)逝世,谥文襄。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洪承畴出生于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他童年入溪益馆读书。因家境贫寒,十一岁辍学,在家帮母做豆干,每日清晨还要到英圩埔走街串巷叫卖豆干。当时西轩长房的才子洪启胤在水沟馆办村学,洪承畴叫卖豆干之余,常在学馆外听课,偶尔也帮学生做对子。洪启胤发现洪承畴极有天份且抱负不凡,免费收洪承畴为徒,重返校门。 洪承畴学习用功,博览群书。洪启胤的《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孙子兵法》等书都被他借来认真研读,从小就表现了治国平天下的愿望,甚得洪启胤赏识。洪启胤曾在洪承畴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洪承畴在水沟馆读了五年书后,又到泉州城北学馆读书。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二十三岁的洪承畴赴省参加乡试,为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洪承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 洪承畴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在刑部任事六年。
天启二年(1622年) 擢升浙江提学佥事,以才高识士,所选人才皆俊奇,为朝廷所器重,两年后升迁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天启七年(1627年),洪承畴升陕西督粮参政。
围剿流寇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陕北地区爆发农民大起义。明廷令陕西三边杨鹤“剿抚兼施、以抚为主”。 崇祯二年(1629年),农民军王左挂、苗美率兵进攻韩城。杨鹤手中无将,情急之下,令当时还是参政的洪承畴领兵出战。洪承畴斩杀敌兵三百人,解了韩城(今陕西渭南韩城)之围,顿时名声大噪。
崇祯三年(1630年)六月,洪承畴被任为延绥巡抚。王左挂降而复叛,被洪承畴诛杀。作为杨鹤手下干将,本该支持上司的招抚政策,可是洪承畴反而大力剿匪。而且不仅剿匪,且并杀降。当时被其杀掉的投降流寇多达数万。其实如果读过明末“贼军”史就不难发现,李自成、张献忠曾多次诈降,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后再反。明朝多次对“贼军”剿而不死,就是因为这种诈降。由此可见,洪承畴在这方面是颇有先见之明的。明廷无力养活大批饥民,已就抚者,纷纷再起。 不久与总兵杜文焕击败张献忠于清涧县。
崇祯四年(1631年),三边总督杨鹤为此被罢官入狱,洪承畴继任陕西三边总督。 洪承畴改杨鹤的“边剿边抚(诱降)”为“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方针,集中兵力进攻陕西农民军。
崇祯五年(1632年)春,一股农民军由于顶不住官军的压力,向庆阳突围。洪承畴亲赴庆阳,指挥会战,与总兵曹文诏、贺虎臣一起围剿农民军。双方在西澳激战数十次,农民军损失惨重,首领可天飞被斩杀,部将白广恩投降。曹文诏又剿贼于耀州锥子山,贼杀独行狼等后投降,洪承畴命令屠杀四百人,剩下的皆遣散。
崇祯六年(1633年)冬,农民军转进至明军力量薄弱的豫西楚北,以郧阳为中心,分部来往穿插于豫楚川陕之间,进行游击性质的流动作战。洪承畴为改变被动局面,以重兵包围起义中心地区,实施重点进攻,高迎祥义军接连败于确山、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市西南)等地,被迫转入西部山区。 明廷为改变“事权不一、相互观望”被动局面,改用“集中兵力,全面围剿”方针。
崇祯七年(1634年)十二月,崇祯帝撤掉围剿失败的陈奇瑜,洪承畴仍任三边总督,但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成为明廷镇压农民起义的主要军事统帅。当其调动官军入陕,重新组织围攻时,当时农民军聚集在陕西的有二十余万人,其中以闯王高迎祥,及其部属李自成的力量最为强大。洪承畴命总兵贺人龙、左光先出兵夹击,义军突围东走,转进灵宝、汜水(均在河南)。
崇祯八年(1635年)一月,洪承畴率主力出潼关,在河南信阳大会诸将,准备对起义军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农民军见势不妙,分路奔还陕西,张献忠也劫掠凤翔,与高迎祥汇合,明朝副将艾万年、柳国镇战死。曹文诏由宁州剿匪,其参将曹变蛟败农民军于湫头镇,乘胜追击遇伏,洪承畴救援不及,曹文诏自杀而死。洪承畴统辖太广,难以兼顾,于是以卢象升总理江北、河南、山陕、川湖军务,管理关外明军,而洪承畴专管关内兵。此时,清军入边,破昌平等16城,朱由检急调卢象升率军驰援,中原压力减轻。张献忠乘机复起,联合罗汝才等部20余万人,沿江东进,分散活动于蕲州、霍山一带。
崇祯十年(1637年),崇祯帝再命熊文灿为五省总督,增派禁军1200人,组织新的围剿。李自成进军四川,一度破城十余座,并攻克甘肃的宁州、羌州,入七盘关,但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返陕时,在洮河一带遭洪承畴及孙传庭军袭击,败走岷州。与此同时,张献忠在南阳亦为左良玉军击败,负伤退谷城。熊文灿遂改围剿为招抚。刘国能、张天琳、张献忠、罗汝才先后降明或就抚。李自成率残部活动于川陕边境山区。
崇祯十二年(1639年)十月,陕西最后一股“贼军”李自成部在流窜途中,被洪承畴令总兵马科、左光先领兵截击。李自成回师转东,洪承畴又令曹变蛟于潼关设伏邀击,李自成大败,仅余18骑走入陕南商洛山中, 农民起义陷入低潮。
兵败松锦
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清军两路南下,京师戒严。两面受敌的明朝不得不从西线把主帅洪承畴调来,与孙传庭率军入卫。是年秋,皇太极领兵攻占义州,以此为基地,展开对锦州的围攻战。崇祯帝也极力加强对山海关和锦州的防守。
崇祯十二年(1639年)初,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领陕西兵东来,与山海关马科、宁远吴三桂两镇合兵。锦州有松山、杏山、塔山三城,相为犄角。
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清军攻锦州及宁远,洪承畴派兵出援,败于塔山、杏山。
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为挽救辽东危局,明廷遣洪承畴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所谓八总兵兵马,领精锐十三万、马四万来援,集结宁远,与清兵会战。三月,皇太极发大兵采取长期围困锦州的方针,势在必克。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但兵部尚书陈新甲促战,在崇祯皇帝也希望持重的情况下,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方针。八月,皇太极得知明援兵已到,便亲率大军从盛京赶来赴援,驻扎在松山、杏山之间,部署在明军的南面,济尔哈朗军攻锦州外城,截断松、杏间明军的联系,切断明军粮道,断绝洪承畴归路。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而各部总兵官主张南撤,最后集议背山突围。最后十数万人土崩瓦解。
被俘降清
崇祯十五年(1642年)一月,洪承畴听说朝廷援军赶到,又派6000人马 出城夜袭,被清军战败。松山一直被围困了半年之久,城中粮食殆尽,松山副将夏承德叩请清军,愿拿儿子夏舒做人质约降。三月,清军应邀夜攻,松山城破,洪承畴、巡抚邱民仰被俘,总兵曹变蛟等将领被杀。洪承畴被俘后,锦州守将祖大寿,便走出内城,率众出降。塔山、杏山也相继落入清军之手,明军的锦宁防线,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洪承畴绝食数日,拒不肯降。皇太极派所有能动用的人前去劝降,均被大骂而回。皇太极仍不放弃,特命最受宠信的吏部尚书范文程前去劝降,看他是否果有宁死不屈的决心。范文程至,洪承畴则大肆咆哮,而范文程百般忍耐,不提招降之事,与他谈古论今,同时悄悄地察言观色。谈话之间,梁上落下来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屡拂拭之”。范文程不动声色,告辞出来,回奏太宗:“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皇太极接受了范文程、张存仁等的意见,对洪承畴备加关照,恩遇礼厚。 隔日(五月四日),皇太极亲临太庙,洪承畴立而不跪。皇太极嘘寒问暖,见洪承畴衣服单薄,当即脱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 五月初五日,洪承畴偕祖大寿等降将正式举行了投降仪式,在皇太极面前俯首称臣。
仕清生涯
洪承畴降清后,清太宗命隶镶黄旗的包衣牛录(1652年应洪承畴请求升入镶黄旗汉军)中,表面上对他恩礼有加,实际上并未放松对他的防范,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终皇太极一朝,除咨询外,也没有任以官职。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九日,洪承畴从睿亲王多尔衮率军10万大举南下攻明,十一日至辽河,得知大顺军已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遂用洪承畴之谋,“出其不意,从蓟州、密云近京处,疾行而进”,直趋北京。清兵入关,定鼎北京后,顺治帝对洪承畴十分器重,以洪承畴仕明时的原职衔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 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多铎率师攻占南京,多尔衮下“剃头令”激起江南人民的反抗。危难之中,多尔衮于闰六月忙派洪承畴取代多铎,任命为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敕赐便宜行事,但对于“禁止机密”之事须与平南大将军贝勒勒克德浑参酌施行。
顺治四年(1647年),洪承畴因父丧,回乡守制。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奉召返京,再次入内院佐理机务。摄政王多尔衮对其慰劳备至,宠信有加,一连数日召见垂询各省应兴应革之事,所有建议,无不采纳。
顺治八年(1651年)闰二月,洪承畴兼管都察院左都御史事,甄别诸御史为六等,有的起升,有的外转或外调,有的降黜,得罪一批朝官。御史张宣等弹劾洪承畴与尚书陈之遴屡集议火神庙密谋反叛,又未请旨私送其母回闽。洪承畴辩白:火神庙集议即为甄别御史差等,非有他故;送母未先请旨,自甘服罪。上谕:“以庙议事,不必悬揣;为亲甘罪,情有可原。着仍留任,以观后效。”顺治九年(1652年)五月,洪承畴母丧,奉旨私居持服,照常入值。
顺治十年(1653年),孙可望、李定国所率领的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在云、 贵归附明宗室桂王朱由榔,抗清出现新高潮。五月,已任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佐理机务,兼任《大清太宗实录》总裁官的洪承畴,又被任命为“太保兼太子太师,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户部不得稽迟”,事后报闻。此时洪承畴已61岁,临行前,顺治帝设宴饯行,赐宝马、宝刀。顺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孙可望攻岳州(今湖南岳阳),为洪承畴设伏所败,撤回贵州。顺治十四年(1657年)洪承畴经略湖南时,驻于长沙黄兴北路又一村明代吉藩四将军府(今青少年宫),并建集思堂。署之东有真武宫,明吉藩建。清初,真武宫成为关押“反清复明”人士的监狱,著名学者陶汝鼐即下狱于此。后又因“洞庭举事”一案,株连湖湘名士300余人,会审真武宫。俟洪承畴到长沙,才平释此案。顺治十四年(1657年),桂王的永历政权内部发生矛盾,孙可望在与李定国的内战中失败,穷蹙请降。顺治帝一面命洪承畴率所部相机进取,一面命平西大将军吴三桂自四川、征南将军卓布泰自广西分道进兵贵州。顺治十五年(1658年)二月,世祖又命信郡王多尼为安远靖寇大将军,统军南征。九月,清兵各路会师入云南。
晚年逝世
顺治十六年(1659年)正月,清军攻陷昆明,云南平定。洪承畴上疏说,云南地方险远,少数民族众多,不易治理,要留兵驻镇,于是顺治以吴三桂为平西王留驻昆明。他又看到云贵地区地瘠民苦,疏请发内帑赈济贫民,建议暂缓向逃亡缅甸的桂王余部进军,使战乱之后的云贵地区的社会秩序渐趋安定,生产开始恢复。八月,洪承畴因年老体衰、目疾加剧,请求回京;翌年正月,奉旨解任回京调理。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帝驾崩,子玄烨(康熙)嗣位。这时洪承畴业已69岁,仍任大学士,却感孤独,于五月疏乞休致。朝廷几经争论,议政王大臣会议才授以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世职,世袭四世。
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十八日,洪承畴卒于京师私邸,享年七十三岁,清廷恩赐祭奠如制,谥文襄。

主要成就

政治
• 安定江南
清军占领江南后,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 策略,及一系列减轻百姓负担、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尽量避免过多的武装冲突和流血,为促使国家迅速统一和安定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如招抚、 举荐大批明朝降官,请求清政府蠲免钱粮、停征漕运税等,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促进形成安定局面。他以“原官、司留任,不念旧故”为条件,用和平方式招抚宁国、徽州(今安徽黄山)、九江、南昌、袁州(今江西宜春)、南康、吉安、广信等十三府,使这些地方免遭兵火洗劫。
当然,洪承畴受命招抚江南,也镇压屠杀许多江南抗清义军,斩杀了拥护明王室内的义士,如左佥都御史金声、大学士黄道周、明宗室长乐王朱谊石、瑞安王朱谊防、金华王朱由产、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谊贵等人领导的抗清武装。洪承畴遭到抗清人士的一致唾骂和谴责,金声、黄道周被俘时都痛斥他无耻变节,连他的母亲和亲弟弟洪承畯也面责他不忠。
• 完善制度
洪承畴建议清延采纳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完善清王朝的国家机器,献计甚多,大多被顺治采纳,加以推行。如恢复明代的内阁票拟制度,以便大学士对用人行政等要务能有所指陈,六科也可以据以摘参,从而达到杜渐防微的目的。他还建议九卿科道会推督抚提镇官员实行保举连坐法,慎重用人行政。
• 主张汉化
为了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洪承畴建议统治集团也须“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逐渐淡化满汉之间的畛域。顺治帝和洪承畴的一则对话:“上曰:‘朕试人之法,倍难宰( 相 )、( 督 ) 抚 ,何术方不受欺 ? ’对曰:‘敷奏以言,明试以功。’立论最为宏通,可以为法。上曰:‘ 如此看来,岂《虞书》还是不可不熟读。’对曰:‘岂《虞书》而已哉 ! 五经皆治天下之大宝也。’”
顺治八年(1651年),五世达赖决定进京会见顺治帝,洪承畴站在儒家立场,上书谏迎达赖 ,后又以天象示警为由,反对皇帝亲迎,顺治帝接受其建议,没有亲迎达赖,而是派和硕承泽亲王硕塞代为迎接。
此外,他还举荐许多明朝官吏,倡兴北方水利,对当时政局的安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军事
• 围剿义军
崇祯八年(1635年)初,义军于分三路分进:一部西返陕西,一部北进山西,一部东入凤阳,焚毁皇陵。洪承畴军三月间至河南时,义军已大部又集中于陕西。洪承畴匆匆回军关内。李自成在宁州、真宁两歼官军,破咸阳,逼西安。高迎祥、张献忠等乘官军被牵制于陕之机,三度进入河南。明廷认识到在义军流动作战情况下,全面围剿,势难成功,又改用分区负责,重点进攻的方针。八月,以卢象升为五省总督,专治中原;洪承畴专治西北,各自负责,相互协同。当年冬及九年春,高迎祥、张献忠在河南连续失败,兵力损失过半,残部再返陕西。此时,李自成在兴平等地亦多次失利。
明廷为加强陕西攻势,令孙传庭全力进攻汉中的高、张各部,令洪承畴专力进攻陕北的李自成等部。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洪承畴率军在临潼大败农民军,起义军被围困在丛山之中长达三个月。高迎祥率部从陕西汉中突围,遭陕西巡抚孙传庭埋伏,在盩厔(今陕西周至)被洪承畴俘虏,并将其解京磔死。高迎祥余部走归李自成,起义军推戴李自成为闯王。
崇祯十二年(1639年)十月,李自成部在流窜途中被洪承畴截击。李自成大败走入陕南商洛山中,农民起义陷入低潮。
洪承畴治军有方,镇压农民起义连连胜利,其部下孙传庭俘杀高迎祥,并联合孙传庭又多次打败李自成,统治阶级内部颂声大起,称洪承畴的军队为“洪军”。在取得一定战果之后,洪承畴向崇祯皇帝上书请求留饷银20万两,一部分作军费,一部分赈济贫民。
• 计取中原
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时,洪承畴向多尔衮建议:“我兵之强,流寇可一战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于灭贼,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谅财物之意。仍布告各府县,开门归降,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诛,百姓仍予安全。有首倡内应者,破格封赏。此要务也。”多尔衮采纳他的建议,于山海关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后,向明朝官民发布出师告示,结果大军所过州县及沿边将吏皆开门款附,收到极大的政治效果。

个人作品

洪承畴于明朝崇祯年间,曾辑有《古今平定略》12册。后人又辑有《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及《经略纪要》24卷。
在文学创作方面,洪承畴留下了一些散文,如为鄂貌图《北海集》作序、为崇祯本的《南安县志》作序、为京师关帝庙作《重建关帝庙碑记》等。洪承畴不喜作诗,他留下的唯一诗篇是顺治十年(1653年)南下湖广时所作的一首五绝《督师》,内容是:“横秋看剑气,跃马渡金波。坐策连云骑,亲挥指干戈。”

人物评价

总评
洪承畴是明清之际的重要历史人物,也是一个有重大争议的历史人物。洪承畴本是明王朝的重臣,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官至三边总督、蓟辽总督。但在松锦战役中,洪承畴受明兵部尚书陈新甲掣肘,不能实现自己的战略思路;加上那时明王朝已经十分腐败,崇祯帝也不能给洪承畴以支持,导致松锦战役失败,他自己也被清军所俘。经过清帝皇太极的劝降,洪承畴审时度势,最后投降了清朝。他为清朝统一中国出谋划策,参与清朝中央佐理机务,在招抚江南、避免江南百姓生灵涂炭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劝降郑芝龙、得以顺利进军福建时,被誉为“开清第一功”。他降清以后,成为清初的开国功臣,在促使清朝统一、缓和民族矛盾等方面,都是于国家于民族有益的,是应该肯定的。
历代评价
• 《清史稿》:国初诸大政,皆定自太祖、太宗朝。世谓承畴实成之,诬矣。承畴再出经略,江南、湖广以逮滇、黔,皆所勘定;桂王既入缅甸,不欲穷追,以是罢兵柄。
• 洪启胤:“家驹千里,国石万钧”。
 朱由检:“又闻卿绝食数日,气息奄奄,倒地而死,目犹不瞑。死事重于泰山,意气化为长虹。”
• 范文程:“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
 黄道周:“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乾隆帝:“洪承畴在明代身膺阃寄……一旦力屈俘降,历跻显要,律以有死无贰之义,固不能为之讳。然其后洪承畴宣力东南,颇树劳伐……虽不克终于胜国,实能效忠于本朝。昔战国豫让初事范、中行,后事智伯,卒伸国士之报,后之人无不谅其心而称其义,则于洪承畴等又何深讥焉?”
• 孙中山:“五族争大节,华夏生光辉。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满回中原日,汉戚存多时。文襄韬略策,安裔换清衣。”
• 萧一山:“承畴负时誉久,生平疵行,亦少概见,一旦变节,殊出意外。吾人若舍民族国家之观念而论断之,似属人之常情,惟当君主专制时代,则不免遗贰臣之羞耳。” “运筹策划,经略四方,筦理机要,创制规模者,如范文程、洪承畴、金之俊、冯铨辈,虽以汉人投效,行节有亏,史书所载,黜之贰臣;然经营勤劳,亦不失为开国之良辅。”
• 蔡东藩:“杨镐率二十余万人山塞,洪承畴率十三万人赴援,兵不可谓不众,乃一遇清军,统遭败衄。清军虽强,岂真无敌?咎在将帅之非材。且镐止丧师,洪且降清,洪之罪益浮于镐矣。”
 李治亭:洪承畴顺应历史大势,弃暗投明,把他的才能献给了新的统一事业,并为此做了不懈的努力,是功不是过,更与投降外来侵略者的“汉奸”风马牛不相及。时代已经变了,旧的史学观念也在变。只有抛弃那种以华夷之分的标准评价历史人物,才能对洪承畴及其他降清的人做出科学的评价。
• 王思治:从历史的大局着眼,清军入关和清王朝的建立,是应该肯定的。而洪承畴则有功于清之开国与清初的统一。
• 杨海英:回想松山兵败后,他“畏死幸生”降了清,成为镶黄旗下的贰臣,留下千古骂名;经略西南时,因为“畏难”,几次三番请求解任,想撂担子逃脱。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关键时刻,洪承畴总是经不起考验,挺不起脊梁,这充分表现出洪承畴性格中软弱的、本质的一面,是造成他品行有亏的根本原因。因此,尽管他对清朝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但在清廷统治者眼里,却不足为凭,不屑一顾。这就是为奴才、为附庸者的必然下场。洪承畴的一生,实在可悲可叹。

家庭成员

祖先
• 曾祖父:洪以诜。
• 祖父:洪有秩。
父母
• 父亲:洪启熙,秀才,性格庄重沉稳,以至孝名闻乡里。
• 母亲:傅氏,是名门闺秀,教子极严。
兄弟
• 二弟:洪承畹,早逝。
• 三弟:洪承畯,名闻泉郡的书法家。
妻妾
• 李氏(发妻,与后世名臣李光地同族)
• 刘氏(清廷所赐之妻,与李氏共侍一夫)
子女
• 洪士铭:长子,顺治十二年进士。
• 洪氏:长女,嫁晋江陈胤文
• 洪氏:次女,嫁晋江蔡文学
• 洪氏:三女,嫁晋江曾为升(明末登莱巡抚曾化龙之子)

轶事典故

八岁说祭
洪承畴的母亲傅氏读过书,知书达理,教子极严。承畴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攻读诗书。他聪明好学,七岁在本村的溪溢馆受启蒙教育。
据说,八岁那年,洪承畴外公傅员外去世,母亲带他前去送殡。主持丧事的人问他们有无祭文,母亲摇头,他却张口说有。进入灵堂,他向外公灵位恭敬地跪拜行礼之后,就振振有词地念道:神风呼请上大人,子孙跪拜孔乙己,金银纸钱化三千,猪头礼品乃小生。这个祭词是套用《三字经》的句子,无惊人之处,但作为八岁的孩子,能顺口成章,足见其思绪的敏捷。洪承畴的这一举动,立即得到在场亲友的称赞。
豆干对联
洪承畴童年时代家境不好,据说到了 十一岁,就辍学回家,帮助母亲做豆腐干。每日清晨,还由他走村串户去卖豆腐干。有一天,洪承畴去那里卖豆腐干,几个学生围拢来,每人买了一块,洪承畴要他们多买一块,学生们愁眉苦脸地说,对子还没对出来,不敢多耽搁。洪承畴就答应帮他们对对子,但每人必须多买一块豆腐干。
一天,洪先生拉着一个学生让他当场对对子,这个学生对不出来。只好承认是个卖豆腐干的小孩帮他对的。洪启胤立即让学生把洪承畴叫来,见这孩子样子很聪明,了解到是因家境不好不能继续念书,就想试试他的才思,于是出了一副对子的上联,让洪承畴对。洪启胤指着桌上的砚台说:砚台长长,能赋诗文百篇。洪承畴看着自己卖剩的豆腐干很快答道:豆腐方方,犹似玉印一章。洪启胤听了很高兴,就又出了一副对子的上联:白豆腐,豆腐白,做人清正博学学李白。洪承畴明白,先生既倒过来以豆腐为题,他就也应以砚台做答,于是就随口读出:黑砚台,砚台黑,为官铁骨叮当当包黑。先生听了觉得这孩子不仅有天分,而且抱负不凡,就去找洪承畴的母亲,劝她送孩子上学,并答应不收学费。傅氏自然高兴,洪承畴就这样又进了学馆,很为洪启胤器重,成为他的得意门生。
庄妃劝降
民间广泛流传是庄妃劝降了洪承畴,这个版本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洪承畴一动不动地躺在光板床上,忍受着饥渴的煎熬,只求速死。庄妃说:“听说洪将军有年过花甲的老母,你若走了,谁来孝敬她?听说洪将军闺房中有结发的妻子,偏房中有娇美的爱妾,你舍得让她们独守空闺吗? ”洪承畴听后酸楚万分,一言不发。庄妃觉得时机来临,连忙从带来的竹篮中取出玉壶,两只酒盅,倒满人参汤说:“洪将军已决心一死,我不敢让洪将军坏了名节,这是送行酒,请将军饮下。”洪承畴沉默良久,一口喝了下去,谁知“酒”刚一入口洪承畴便觉出这不是酒是人参汤。庄妃又说:“洪将军已数日未进饮食,身子虚弱,再多饮几杯吧!”说着双手按住洪承畴的双肩,洪承畴紧紧握住了庄妃的手。庄妃故意娇滴滴地说:“洪将军还有什么话吗? ”庄妃的所言所行,唤起了洪承畴对女人的思念,对生的留恋,他决心不再去死。
讽刺春联
洪承畴降清后,不仅立了许多战功,还给皇太极出了不少点子,从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顺治进关后,在北京登上了金銮殿,大赏文武百官。在汉族官员中,洪承畴是功劳最大的一个,所以封他为当朝一品。
清军进关后的第一个春节,北京城里鞭炮整整放了一夜。大年初一一大早,洪承畴和妻妾们睡得正香,忽然守门的护军闯进了卧堂,手里拿着一副墨迹未干的对联,交给了他。洪承畴接过对联一看,脸登时涨得像个紫茄子,他问:“这对联是从哪里来的?”护军说:“今晨刚敲过五更,我到门外巡视,看见府门口的对联上又有人在贴对联,我就大喊一声追了过去,那人看见我,顾不得贴好就逃走了。”洪承畴为什么气成这样?原来那副对联写的是:“忠义孝悌礼仪廉;一二三四五六七”。上联缺“耻”,下联忘“八”。这分明是骂洪承畴是无耻的王八,他能不生气吗?
洪母骂子
1647年(顺治四年),洪承畴从江南总督任上奉召回京后,派人奉迎老母北上,说是要好好尽一番孝思。及至奉派迎接的人到达福建南安,洪母居然束装就道,一副真准备去接受儿子奉养的架势。乡里乡亲,无不诧异:以洪母之为人,何以会一改素节?哪知洪老太太到京一下车,看见跪迎的儿子,抡起枣木拐杖就打,口中骂道:“你这个不忠不孝的畜生!我七十多岁了,你教我到旗下来当老妈子?我打死你,替天下人除害。”洪承畴成为镶黄旗汉军,按清朝定制,旗下命妇须轮番入侍太后。洪老太太千里迢迢征程,不辞跋涉,也要为中原百姓出一口恶气,其民族气节备受后人赞誉,洪母骂子也成为传统忠义教育中典型的事例。

史书记载

• 《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七·列传二十四》
• 《清史列传·贰臣传甲编》

陵寝墓地平

洪承畴的墓地在北京海淀区车道沟。文物部门曾进行过挖掘;“文革”期间墓地被破坏殆尽,但仍残留有石碑、龟趺、石人等雕塑,古木也很多;现仅存一对石狮子。

人物争议

洪承畴是一位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历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他是明朝重臣,松山之败后降清,沦为贰臣。若为中国古代忠君思想标定,确非忠臣。
贰臣
作为投降清朝、为清朝充当马前卒的前明大学士,洪承畴在南方关系盘根错节,声望犹存,应该是招抚东南的理想人选。不想,江南人士根本不承认洪承畴的存在。他们更希望“洪承畴”已经死了,是一个停留在史册上的光辉名字。人们习惯于用“忠与奸”、“好与坏”的两极化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在这种标准下,历史人物要么是忠臣要么就是奸贼,要么是忠君要么就是卖国。洪承畴曾为感激崇祯皇帝的宠信,写了副对联帖在厅堂上:“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他降清后,有人将这副对联各加一字:“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实际上,洪承畴的最后岁月,笼罩在屈辱和尴尬之中。他入清后曾回乡省亲,在泉州建造府第。洪府落成后,没有一个亲友、故旧上门。就是洪承畴的母亲和弟弟都拒绝入住。弟弟痛感国家灭亡、兄长投敌、发誓“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携母亲避居船上,泛江隐居。顺治十六年(1659年),心力交瘁的洪承畴年老体衰、目疾加剧,第二年正月解任回京。
最尴尬的是,洪承畴既受到明朝遗民的强烈排斥,也没有真正被清朝接受。入关之初,洪承畴建议满族权贵汉化,学习儒家礼仪。而汉化的满族人接受了儒家的伦理纲常,也认为洪承畴名节有亏、不忠不孝。洪承畴镇抚南方凯旋京城,如何安置他就成了朝廷的一大难题。没有预想中的封赏,也没有帖心的安抚,朝野用怪怪的目光注视着年迈的洪承畴走回朝堂。
洪承畴在清朝经历了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和康熙四个时期。皇太极只是将洪承畴作为顾问而已,并未真正重用;多尔衮和顺治两人重用洪承畴,但没让他进入决策层。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驾崩,其子康熙继位。四大满族大臣分割了辅政大权。而洪承畴已到古稀之年,顶着大学士的空头衔,备受冷落,不得不奏请退休。像洪承畴这样重要的人物退休,朝廷必须对他的功劳有所酬谢。经过几番讨论,康熙皇帝授予洪承畴微不足道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袭职衔。洪承畴牺牲名节、效力20年、几经大战引导清朝坐稳江山,只换来了小小的轻车都尉,又给谴责他的人提供了挖苦讽刺的新内容。
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去世,此时,洪承畴在清朝官方文献中的地位起码还是正面的。到了乾隆时期,满族权贵已经完全汉化了,各地汉人的反清情绪渐渐平息,满汉思想文化开始交融。乾隆皇帝以儒家圣贤后裔和华夏共主自居,与汉族文人相唱和,开始褒扬史可法、黄道周等忠君爱国的榜样。洪承畴“叛明”的污点开始掩盖“效清”的功绩,形象颠倒过来。清朝将洪承畴列入《贰臣传》,只是念其功大,才将其列为贰臣甲等。
保天下说
明朝忠臣的产生,正如黄宗羲所说,最大冲动产生于东林党运动的道德和精神英雄主义。但是同时,东林党运动也引发激烈党争,一直持续到南明也没有停止,导致了福王的南京朝廷和桂王的追随者的分裂。朋党蔑视“汉奸”,鄙夷这样的叛国行为。但清初之后的相对稳定,国家得到了发展,老百姓得到了安定,清政权越来越稳固。
明末思想家迷茫于这种现象,在反省明亡的同时,也做出了思考。比如顾炎武就努力想将个人为王朝效力和为保存文明所区别开来。在《日知录·论正始风俗》中,顾炎武写道:“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认为,如果清政府能延续中国的文明,比如华夏衣冠、自由言论学术、西学东渐、儒学、礼仪,那就应该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为明朝政府尽忠的事应该只是“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艺术形象

年份

影视类型

剧名

饰演者

1974

电视剧

武侠董小宛

谷峰

1984

电影

《双雄会》

方辉

1987

电视剧

《满清十三皇朝》

方杰

1992

电视剧

一代皇后大玉儿

康殿宏

2002

电视剧

孝庄秘史

孙斌

2005

电视剧

江山风雨情

鲍国安

2005

电视剧

明末风云

张柏俊

2006

电视剧

谁主中原

鲍国安

2006

电视剧

大清风云

孙淳

2012

电视剧

美人无泪

袁抿

2015

电视剧

多情江山

万梓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