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60周年房屋建设历程纪实征文
居住作为现代生活中吃住行等五大生存要素之一,在城市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房屋制度和居住状况大体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房屋私有及地主房产政府分配;80年代农村土坯房翻新,房屋私建运动兴起,城市职工单位分房五彩缤纷;90年代至今房屋商品化、买卖自由,房屋建设开始走向富余。
新中国初期,农村人口比例稍大,城市人口比例较小,居住建设集中在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口总数的增加,农村人口达9亿多,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逐渐胀大,居住环境也逐步优化,我们的居住空间在不断加大,享有的生活空间更宽敞、更舒适。农村房屋翻新、增建迅速,追赶着城市的居住设施,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人人住房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不久,没吃少穿*宿的农民很多。政府为了人人有所居,没收了地主的多余家产,分配给没有居所的贫苦农民,连乞讨为生的流浪人口都分到了地主的房屋,过起稳定生活,成为某村的原始公民,全国次序明显好转,人们都过上了有房的日子。80多岁的胡爷爷说:“新中国初期,把地主的多余房产分给贫苦农民,使居住第一次公平的摆在人们面前,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家庭出身,人人平等。”这次平分房屋解决了几千年来以家庭景况分配居住
的原则,给人以幸福的甜头。
与现在的居住条件相比,新中国初期的城市住宅面积狭小,设施简陋,北方都是大杂院,南方是密集的筒子楼,十分拥挤杂乱,屋子矮小,很有压迫感;当时的农村更简陋,北方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是茅草房,破旧不堪、年久失修、岌岌可危,有的甚至是人畜混居一室,卫生条件极差。
1954年,人民公社实行政党合一,公社委员会行使行政权力,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地主乡绅被*,部分有地农民的土地亦已归公,再次进行平分,明确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新中国初期,我国学习苏联共产国际经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公社下设生产大队,大队下设生产小队,公社、大队、小队既是集体经济组织也是行政组织,把5亿多农民全部组织到人民公社,开始吃大锅饭。农村家庭生活环境进行了转变,粮食集中到人民公社大食堂,农民开始集中居住、集体出工下田或种地。很多家庭聚集到一起,房屋借用,人口拥挤,造成一些不便,后来发现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
接下来是上山下乡运动,城市知识青年来到农村,借住农村,落地生根。原来拥挤的农村居住空间,还是友好的腾出住房给知识青年,习惯了城市生活的青年男女,也安心的居住下来。*期间,很多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或者农场改造,下过乡的游教授说:“那时,农村的居住进一步面临着压力,农村在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建起土坯房,满足城市人口在农村的居住,居住条件有所滑坡,知识分子还是住的蛮好的,保证了我们的温暖。”
人人分房
1978年,我国实行经济改革开放,新中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经济主体也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型,逐步走向市场经济体制,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冯支书告诉我:“*结束后,政府认识到我们居住的重要性,号召我们集中精力在房屋建设上多投入,利用大闹钢铁没被砍伐的木材,建起舒适的平板房或时髦的瓦屋,取代新中国初期的旧民居和土坯房。新中国的房屋墙壁不用土石筑起,墙上刷起石灰,看上去平坦光滑、洁白耐用。室内有床、桌子、椅子等家具,虽然简朴,也还整洁、和谐、宁静,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这时的居住条件达到了一个高度,农民成了庄园主,拥有房屋和土地。
新中国这个时期的城市居住建设开始规划、设计,逐步使用金属建材,大面积的建设还没有完全铺开,市民住宅建设项目却已经悄然动工。参与当时长沙城市规划建设的刘毕总工程师说:“建国初的30年里,我们城市建设还处于停留阶段,直到20世纪80年代城市建设才启动。当时效益好的单位、企业,也只敢推平棚屋区、改造筒子楼,新型建材建设城市小高层还很少见。到80年代中期,城市居住建筑的设计注重使用功能和配套设施,把厨房、厕所、客厅、卧室、阳台整套配齐,并逐渐从两居室向三居室迈进。”
这次居住改革,在新中国城市建筑上是一大进步,是我国居住史和生活史的一大飞跃,为我国正式走向城市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分配房成为20世纪80—90年代初的热点问题,波及到全国各地,也波及到各个企事业单位,很多人就因此受益,成为固定的城市人。
这次房屋改革的倡导者是领导阶层,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物力,虽然他们自己得到了一定得利益,但是这次建设运动的兴起为我们的城市向现代化发展铺平了道路,也兼顾了所有职工的利益和福利,把分房普及化、平民化。这些房屋以分配的形式交给职工使用,按职务、工龄、工种等形式安排住户,大房、好房为劳动模范优先考虑,其他房屋按等级分配,是当时经济条件下一大最实惠的政策。
人人买房
20世纪90年代,城市居住面积不断扩大,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普通小高层已经不能满足人民需要,新型住宅小区拔地而起,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批又一批的居民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居住。
某房产局的李女士说:“随着城市居住条件的优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城市居住房屋开始走向商品化,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方副局长说:“商品房的出现,原有单位建房分配不再时髦、逐步萎缩,集资建房和住房公积金慢慢形成,形成全社会都要买房的趋势。房屋商品化供求,消除人们在职务上的差别,购买不再以身份来衡量房产大小,只要有钱想买那套都可以,房屋重新归于私有化、自由化。”
农民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明显的实惠,解决了温饱问题和提高了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也明显有所增加。父母为了让孩子受更好的教育,面临着小孩教育、生活费用的高涨,压力较大,大多选择走上进军城市的道路。我国有9亿多农民,4亿从事农业劳力,2亿多转变为农民工,远离家乡进城务工。农民工进城因为文化素质不高,从事特殊行业和技术兴业的比例较少,60%从事建筑业,为城市建房、筑路,住着刚建好或者即将建好的新房,虽然没有一平方米属于自己,也算享受过新房的滋味,走出以前
蔽塞的农村,知道城市的世界非常精彩。
城市居住空间从几十平方米扩大到几百平方米,相对农村的整栋楼房面积虽然要小,却已经足够一个家庭共处。我们无法同时居住很多的地方,城市人开始把心思花在装修上,采用各种各样的装修材料,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琢磨这个家,精工细作,把家庭装修得非常温馨、浪漫。这些时间和金钱,不亚于购买房子的资金;设计和装修的心思,也不少于自己的工作时间,真正的把居住质量搞上去了,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和层次。
城市居住建筑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规律的改变,房地产商在大量开发楼房的同时,也在研究需求者的心思,建设起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楼房,有高层住宅区、复式楼、花园小区、别墅等门类。更加推出无数消费概念,打造宜居城市、宜居小区、宜居楼房,寻找生态优美、临江(海)鸟瞰、高度绿化、医疗教育设施配套齐全的市中心
地段,开发高档商旅居住区。城市人不再恋旧,开始换新,在一个城市购买多处房产或者在多个城市购买房产,形成搬迁式居住或候鸟式居住。
城市居住建筑远远超过居住需求,市民有着自己喜好的选择余地,房产商积压过剩房产,作为城市发展的后备力量,满足流动人口居住。市民把游资投资到房产上,变为固定资产积蓄起来,甚至用固定资产赚钱,给房地产事业增长了利润。
新中国成立的六十年里,城乡收入、消费、基础设施有些距离,农村教育医疗发展较慢,很多农村人看到了城市的优势,向城市迁徙,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城市呆久了的农村青年,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在市郊或市区买房,享受城市文明。
进城赚钱的农民,他们的根留在农村,有着很浓的恋乡情节,把在城市赚的钱花的家乡的旧屋翻新或新楼建设上,建起了城市似的小洋楼、小别墅,屋里装修得豪华,遗憾的是居住使用太少,闲置在农村,却是农村一笔可贵的财产。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在人们居住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与城市的居住条件都有一个新的台阶,为我们的健康生活准备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