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

词语解释
避难[ bì nàn ]
⒈ 逃离战争或动乱不安的地方。
英take refuge;
⒉ 寻求庇护所。
英seek asylum;
引证解释
⒈ 谓躲避灾难或迫害。
引《韩非子·说林上》:“庆封 为乱於 齐 而欲走 越,其族人曰:‘ 晋 近,奚不之 晋 ?’ 庆封 曰:‘ 越 远,利以避难。’”
《三国志·魏志·袁涣传》:“遭天下乱,避难 交州。”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三折:“这的是我避难的机谋,趓灾的见识。”
机灵 《香雪海·感激与祝愿》:“我正在 香港 政治避难,并参与筹备 香港 《文汇报》的创刊。”
⒉ 谓避开困难。
引《孔子家语·屈节》:“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其守官恭慎举职,其朝献奉父命不避难。”
《元史·良吏传一·卜天璋》:“天璋 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
戴裔煊 《宋代钞盐制度研究》第二编第六章四:“客贩钞盐,趋易而避难。”
国语辞典
避难[ bì nàn ]
⒈ 逃避灾难或迫害。
引《三国演义·第一〇回》:「嵩自陈留避难,隐居瑯琊。」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时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难而来此地?」
近避乱 避秦 逃亡 亡命
分字解释
※ "避难"的意思解释、避难是什么意思由千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大白鲨很少进入巨藻丛,而海豹把海藻当作避难所来逃避大白鲨血盆大口。
2.他还摸清了“黑帮”这个词在意大利语里原来的含义是“避难所”.
3.由于修改和平宪法在国内遇到较大阻力,安倍政权希望避难就易,先于2014年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
4.他乘坐的是英国的军用喷气机,一到英国就立即申请了政治避难。
5.夫妇二人沉湎于“方城之战”,孩子没有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只得拿着课本外出“避难”,这是发生在连云港的一件荒唐事。
6.唐末了,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的年代来了,天宫中却太平之极,在诸神看来,凡间一切宛如戏剧,哪怕血流成河也与自己无关。
7.并从微观的角度,归纳出遇难船避难习惯的构成要素,以及遇难船主张避难权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
8.人到老年,避难就易,登山改为散步,喝酒改为饮茶,好战改为主和,不吵架,去祷告,避创新,常温故。
9.文学是个精神避难所。李师江
10.他们还对一只死在路易斯安那野生动物避难所的美洲鳄进行了解剖,把空气从肺里抽了出来。
相关词语
- táo bì逃避
- nán shàng jiā nán难上加难
- bì kāi避开
- nán tīng难听
- wēi gàn bì shī煨干避湿
- nán dào难道
- jiān nán艰难
- bù kě bì miǎn不可避免
- nán guài难怪
- kǔ nàn苦难
- huí bì回避
- nán hū qí nán难乎其难
- nán yǐ难以
- biàn nàn辩难
- nán dé难得
- bì zhèng diàn避正殿
- bì zhèng qǐn避正寝
- bì zhèng táng避正堂
- nán tí难题
- kùn nán困难
- bì jì避寂
- xíng lù nán行路难
- nán shuō难说
- yǒu jiā nán bēn,yǒu guó nàn tóu有家难奔,有国难投
- nán guò难过
- lì bì力避
- nàn mín难民
- nán diǎn难点
- nán yǐ zhì xìn难以置信
- nán shì难事
- nán yú难于
- wǎng wù nán xiāo枉物难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