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háo

白毫


拼音bái háo
注音ㄅㄞˊ ㄏㄠˊ

白毫

词语解释

白毫[ bái háo ]

⒈  白毛。

⒉  亦作“白毫相”。

⒊  泛指白色的光芒。

⒋  指毛笔。

引证解释

⒈  白毛。

晋 王嘉 《拾遗记·春皇庖牺》:“长头修目,龟齿龙唇,眉有白毫,鬚垂委地。”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聪》:“左耳有一白毫,长二尺餘。”
唐 皮日休 《公斋四咏·小桂》:“叶彩碧髓出,花状白毫蕤。”

⒉  见“白毫相”。

⒊  泛指白色的光芒。

宋 苏轼 《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羣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

⒋  指毛笔。

宋 黄庭坚 《林为之送笔戏赠》诗:“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国语辞典

白毫[ bái háo ]

⒈  大丈夫三十二相之一。相传佛陀的两眉间有白色的毫毛,右旋宛转。

《经律异相·卷四》:「太子有三十二相:一、体躯金色。二、顶有肉髻。三、其发绀青。四、眉间白毫。」

分字解释


※ "白毫"的意思解释、白毫是什么意思由千金古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们踏上台阶走进穿堂的时候,玛利亚一分钟比一分钟来得惶恐,连威廉爵士也不能完全保持镇静。倒是伊利莎白毫不畏缩。无论是论才论德,她都没有听到咖苔琳夫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足以引起她敬畏,光凭着有钱有势,还不会叫她见到了就胆战心惊。